专家解读:红木收藏下一波热点是酸枝?-
“五一”小长假期间,解读陈灵,红木这位红木收藏爱好者在市内的收藏酸枝各大红木家具卖场中流连,在领略中国传统家具的下波经典美的同时,作为某公司高管的热点她希望能收藏到这些传世之作,但动辄数十万元、解读上百万元一套的红木黄花梨、紫檀等高档红木家具让她为之却步。收藏酸枝
在经历了2007、下波2008年过山车似的热点暴涨暴跌后,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解读红木家具的红木原料再次出现强劲反弹,整个红木家具市场行情明显回暖。收藏酸枝有专家预测,下波红木家具的热点下一波热点将是经济收入较为宽裕的工薪族都可以涉猎的酸枝。这一观点得到不少行家的认同。
资深艺术评论家、收藏家赵利平先生早在2007年4月份普洱茶市疯狂攀升的时候就在媒体上提醒普洱茶炒家及时收手,其后,普洱茶市崩盘,一片狼籍。同年9月份赵利平先生又撰写了题为《红木家具收藏不同于普洱茶炒作》的文章,该文指出,红木资源的匮乏和家具成品的艺术性及收藏群体的不断壮大,使红木家具收藏具有不易衰竭的后劲。
事实上,以大、小叶紫檀以及海南黄花梨和酸枝为代表的高档红木家具价格正在快速增长。近年来,一些珍稀品种的红木家具价格翻了五倍多。
不过,海南黄花梨价格的高企以及经营诚信的危机,导致众多收藏者慢慢对之望而却步。赵利平相信,随着对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认识回归以及家居条件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市民对质优、工良且价格相对亲民的酸枝家具的需求势必增加。
宝源阁主要负责人陈先生作为一位连接红木家具产业链(批发、生产、经营)的业内行家,更注重和倡导中国传统红木家具收藏的文化性。
陈先生认为,中国传统红木家具必须是用好的木材以传统工艺经过精良工艺加工而成,如此才能体现其中国传统红木家具的美学性,并从中品味出中国人传统的审美情趣、精神追求,甚至是修为与处世哲学。那些通过帮补、粘贴,或用其它木材来以次充好以及做工不到位的家具均不具有收藏价值。优质的仿古家具由于还原了中国传统红木家具的文化精髓,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收藏价值将日益彰显。
分析
三大理由
支持酸枝补涨
赵利平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了下一波红木家具的热点是酸枝的原因:
1.同属高档红木。大、小叶紫檀和海南黄花梨、酸枝一直被公认为高档红木家具的代表。黑酸枝的密度和比重与紫檀的差别并不是很大,资源同样有限。
2.历史地位。
中国明代高级家具所用木材大多以黄花梨与紫檀为主,到了清代,以上两类木料逐渐稀少,酸枝木被广泛应用并逐渐成为黄花梨、紫檀的代用品,备受当时上流社会的推崇。
3.价格因素。目前紫檀是30多万元/吨;黄花梨60万元/吨;酸枝的价格是黄花梨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提醒
两种红木家具没价值
现在的红木家具以次充好、造假贩假严重,在准备入市前,消费者们需要首先要厘清红木家具的概念和文化内涵、市场走势以及其中暗藏的陷阱等问题。
陈先生指出,目前红木家具暗藏的猫腻有两种:一是材质上以次充好,一是工艺上粗制滥造。
最普遍的是以越南黄花梨充海南黄花梨。陈先生特别提醒,由于国家家具及室内环境质量监督检验中所做的鉴定只是根据国家红木标准做切片鉴定,所以只能鉴定树种,不能鉴定产地。没有了法律的保护,消费者更应该在购买时要小心谨慎,以免上当受骗。还有就是要分清大料和小料,以酸枝为例,大料是小料价格的10倍。
有些所谓的红木家具不是按照传统的工艺,以严格的比例尺寸和卯榫结构来制作,而是采用胶水粘贴和金属连接,过了5年-6年,木头和金属就会互相排斥分离,那时的家具就会变成一堆烂木。陈先生指出,只要用雷达一扫,这些伪劣的工艺将无所遁形。
红木家具的价格由木材本身的价值、手工费和运营费组成,木材和做工这两样的价格已经很透明,剩下的就是运营费的差别。如果弄清了入货的渠道和商家信誉,对工艺和材质也就有了明确的判断。可以通过货比三家来选择。如果价格相差20%左右,还可以接受,如果相差50%以上,那就要慎重了。另外,消费者一定要克服贪小便宜的习惯,便宜从来没好货。
在经历了2007、下波2008年过山车似的热点暴涨暴跌后,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解读红木家具的红木原料再次出现强劲反弹,整个红木家具市场行情明显回暖。收藏酸枝有专家预测,下波红木家具的热点下一波热点将是经济收入较为宽裕的工薪族都可以涉猎的酸枝。这一观点得到不少行家的认同。
资深艺术评论家、收藏家赵利平先生早在2007年4月份普洱茶市疯狂攀升的时候就在媒体上提醒普洱茶炒家及时收手,其后,普洱茶市崩盘,一片狼籍。同年9月份赵利平先生又撰写了题为《红木家具收藏不同于普洱茶炒作》的文章,该文指出,红木资源的匮乏和家具成品的艺术性及收藏群体的不断壮大,使红木家具收藏具有不易衰竭的后劲。
事实上,以大、小叶紫檀以及海南黄花梨和酸枝为代表的高档红木家具价格正在快速增长。近年来,一些珍稀品种的红木家具价格翻了五倍多。
不过,海南黄花梨价格的高企以及经营诚信的危机,导致众多收藏者慢慢对之望而却步。赵利平相信,随着对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认识回归以及家居条件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市民对质优、工良且价格相对亲民的酸枝家具的需求势必增加。
宝源阁主要负责人陈先生作为一位连接红木家具产业链(批发、生产、经营)的业内行家,更注重和倡导中国传统红木家具收藏的文化性。
陈先生认为,中国传统红木家具必须是用好的木材以传统工艺经过精良工艺加工而成,如此才能体现其中国传统红木家具的美学性,并从中品味出中国人传统的审美情趣、精神追求,甚至是修为与处世哲学。那些通过帮补、粘贴,或用其它木材来以次充好以及做工不到位的家具均不具有收藏价值。优质的仿古家具由于还原了中国传统红木家具的文化精髓,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收藏价值将日益彰显。
分析
三大理由
支持酸枝补涨
赵利平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了下一波红木家具的热点是酸枝的原因:
1.同属高档红木。大、小叶紫檀和海南黄花梨、酸枝一直被公认为高档红木家具的代表。黑酸枝的密度和比重与紫檀的差别并不是很大,资源同样有限。
2.历史地位。
中国明代高级家具所用木材大多以黄花梨与紫檀为主,到了清代,以上两类木料逐渐稀少,酸枝木被广泛应用并逐渐成为黄花梨、紫檀的代用品,备受当时上流社会的推崇。
3.价格因素。目前紫檀是30多万元/吨;黄花梨60万元/吨;酸枝的价格是黄花梨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提醒
两种红木家具没价值
现在的红木家具以次充好、造假贩假严重,在准备入市前,消费者们需要首先要厘清红木家具的概念和文化内涵、市场走势以及其中暗藏的陷阱等问题。
陈先生指出,目前红木家具暗藏的猫腻有两种:一是材质上以次充好,一是工艺上粗制滥造。
最普遍的是以越南黄花梨充海南黄花梨。陈先生特别提醒,由于国家家具及室内环境质量监督检验中所做的鉴定只是根据国家红木标准做切片鉴定,所以只能鉴定树种,不能鉴定产地。没有了法律的保护,消费者更应该在购买时要小心谨慎,以免上当受骗。还有就是要分清大料和小料,以酸枝为例,大料是小料价格的10倍。
有些所谓的红木家具不是按照传统的工艺,以严格的比例尺寸和卯榫结构来制作,而是采用胶水粘贴和金属连接,过了5年-6年,木头和金属就会互相排斥分离,那时的家具就会变成一堆烂木。陈先生指出,只要用雷达一扫,这些伪劣的工艺将无所遁形。
红木家具的价格由木材本身的价值、手工费和运营费组成,木材和做工这两样的价格已经很透明,剩下的就是运营费的差别。如果弄清了入货的渠道和商家信誉,对工艺和材质也就有了明确的判断。可以通过货比三家来选择。如果价格相差20%左右,还可以接受,如果相差50%以上,那就要慎重了。另外,消费者一定要克服贪小便宜的习惯,便宜从来没好货。
(责任编辑:综合)
推荐文章
-
伟业计量基孔肯雅病毒ECSA IOL病毒株灭活病毒标准物质问世——真病毒灭活,保结构抗原,更准、更稳、更贴合实际
随着基孔肯雅热全球流行范围扩大,本公司推出基孔肯雅病毒ECSA IOL病毒株灭活病毒标准物质。这种标准物质为检测试剂开发商、研究机构和质量控制实验室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参考标准和质量控制工具,有望显著提升 ...[详细]
-
ze: 14px; line-height: 28px;">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2702.2亿元,同比增长1.0%。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 ...[详细]
-
ze: 14px; line-height: 28px;">本报北京8月22日电 记者李心萍)国家邮政局日前发布7月快递行业运行情况。7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96.5亿件,同比增长8.0%;业 ...[详细]
-
泰国瑞幸向中国瑞幸索赔20亿元 称2020年就已合法注册了商标
据中国侨网援引泰国头条新闻消息,泰国多家媒体报道,19日上午,泰囯皇家50R集团50R group)向法院正式提交诉讼,要求法庭判决中国瑞幸咖啡赔偿经济损失100亿泰铢,法院对此已立案受理。泰国皇家5 ...[详细]
-
海盐经济新高地 吾悦商业新引擎|嘉兴海盐吾悦广场2024年客流破千万,强势引领县域消费升级
近日,全国县域经济专业智库中郡研究所发布《2025县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100名县市榜单》,海盐县以69814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列全国第16位,这一数据充分印证了海盐强大的消费潜力和经济发展活力。 ...[详细]
-
12月19日今晚24时油价调整最新消息:92和95号汽油最新调整价格
2023年12月19日24时起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调整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3年12月19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降低415元、4 ...[详细]
-
ze: 14px; line-height: 28px;">7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7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2 ...[详细]
-
ze: 14px; line-height: 28px;">本报北京8月2日电 记者吴秋余)记者从近日召开的人民银行2022年下半年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下半年,央行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企业的信 ...[详细]
-
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近日发布了2022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公告显示,2022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61329.14亿元,首次超过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97%。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4 ...[详细]
-
ze: 14px; line-height: 28px;">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2702.2亿元,同比增长1.0%。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 ...[详细]
热点阅读